出席「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成立大會
2024-03-09
🌱從沒忘記,「如何不再讓悲痛成為推動交通改善的唯一動力」
今天是「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成立的日子,從去年5月在成功路發生的余小妹事故,到今日協會成立,10個月內迅速集結了南部各界關心交通改革的人。對於協會能集結這樣的能量去擴散交通改革的力道,我深感敬佩也非常支持。
余小妹事故發生時,我雖然第一時間到場關心,後續也跟團隊積極推動各項交通改善,但是我從余爸爸看到一面背負著悲傷一面積極轉化成改革的實際動力,也開始思考,如何不要再讓事故成為推動交通改善的唯一動力。
身為民意代表應該要了解什麼是「好的交通規劃」,倘若不懂,就會變成只能聽市府告訴你打算做什麼,而有做就代表有改善、有在做事。但如果多了解一點,或許就能夠提出更好的想法。
我們進到議會之後,推動了很多交通改善:標線的改善、大眾運輸的改善、行人的夜間照明、學校周邊的交通安全、ubike的設置地點、號誌的更新、轉角外推、機車路權等等。雖然有時候不是那麼順利,但團隊很努力在溝通,就是希望台南的交通能越來越好,不再發生更多意外。
然而最近行政院提出「$1200罰款以下微罪不能檢舉」的修正草案,造成莫大反彈。最大原因在於,將近20%的交通事故,都跟違規停車(16萬6690件)有關,但民眾檢舉「違規停車」比例其實不到一成(1萬4875件)。這代表著所謂檢舉達人的現象,實際上很可能是被過度放大的。
然而我們擔心的是,若要取消這不到一成的檢舉權利,未來這將近1萬5000件可能就會成為基層員警的壓力,因為這樣會有更多的報案電話湧入。雖然很多人認為執法要給具有公權力的人來做,但其實警察單位不可能一直在開單。
👉因此我要提出一項建議:
倘若要收束人民的檢舉權利,那就得增聘「交通助理員」。讓受過專業訓練的助理員,來減輕員警負擔、行使公權力,還能夠起到警示作用。
交通助理員的提案,去年我已經在市議會提過。未來也會繼續積極推動。這是一舉解決檢舉端、被檢舉端和員警端的問題的辦法。
我永遠記得余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希望我女兒是最後一個案例」,我也自我期許,不讓余爸爸今天在成立大會說的這句話,「在台灣,一個生命的重量甚至比一張選票還要輕」繼續發生。
今天是「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成立的日子,從去年5月在成功路發生的余小妹事故,到今日協會成立,10個月內迅速集結了南部各界關心交通改革的人。對於協會能集結這樣的能量去擴散交通改革的力道,我深感敬佩也非常支持。
余小妹事故發生時,我雖然第一時間到場關心,後續也跟團隊積極推動各項交通改善,但是我從余爸爸看到一面背負著悲傷一面積極轉化成改革的實際動力,也開始思考,如何不要再讓事故成為推動交通改善的唯一動力。
身為民意代表應該要了解什麼是「好的交通規劃」,倘若不懂,就會變成只能聽市府告訴你打算做什麼,而有做就代表有改善、有在做事。但如果多了解一點,或許就能夠提出更好的想法。
我們進到議會之後,推動了很多交通改善:標線的改善、大眾運輸的改善、行人的夜間照明、學校周邊的交通安全、ubike的設置地點、號誌的更新、轉角外推、機車路權等等。雖然有時候不是那麼順利,但團隊很努力在溝通,就是希望台南的交通能越來越好,不再發生更多意外。
然而最近行政院提出「$1200罰款以下微罪不能檢舉」的修正草案,造成莫大反彈。最大原因在於,將近20%的交通事故,都跟違規停車(16萬6690件)有關,但民眾檢舉「違規停車」比例其實不到一成(1萬4875件)。這代表著所謂檢舉達人的現象,實際上很可能是被過度放大的。
然而我們擔心的是,若要取消這不到一成的檢舉權利,未來這將近1萬5000件可能就會成為基層員警的壓力,因為這樣會有更多的報案電話湧入。雖然很多人認為執法要給具有公權力的人來做,但其實警察單位不可能一直在開單。
👉因此我要提出一項建議:
倘若要收束人民的檢舉權利,那就得增聘「交通助理員」。讓受過專業訓練的助理員,來減輕員警負擔、行使公權力,還能夠起到警示作用。
交通助理員的提案,去年我已經在市議會提過。未來也會繼續積極推動。這是一舉解決檢舉端、被檢舉端和員警端的問題的辦法。
我永遠記得余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希望我女兒是最後一個案例」,我也自我期許,不讓余爸爸今天在成立大會說的這句話,「在台灣,一個生命的重量甚至比一張選票還要輕」繼續發生。
